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制定部署化工厂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是近年来继《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中央重要文件和《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部署之后,推动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综合性举措。措施有深度有硬度,是当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迫切之需。
那么,企业如何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呢?
在国家出台的《“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等文件中,均提及“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人员定位、智能巡检等应用场景,强化企业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等能力,实现提质增效、消患固本。本文将从责任落实、强化检查、治理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源头治理等方面剖析,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危化品企业采取有效行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
助力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解读
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及追责问责。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结合人员定位技术,更切实地落实具体责任人。例如,在特殊作业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人员实时定位技术,核验签批人是否抵达现场签批,强化实际负责人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在企业日常巡检中,企业指派指定人员进行巡检,并基于实时定位技术全面记录巡检地点、时间、时长、路线等数据,避免人员伪造,保障巡检责任的规范化落实。
强化自查自纠排查风险隐患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解读
结合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立即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深入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列出清单、明确要求、压实责任、限期整改。
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整合GIS可视化技术、位置物联网技术等前沿技术,企业有效监测重点设备装置/有毒可燃气体等重大危险源数据。当数据不在阈值范围内时,中控室大屏直接显示报警,提醒相关人及时处理。员工安全检查时,发现新隐患,通过PDA及时回传,上报隐患信息。双重预防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生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帮助企业留存档案,为上报数据提供支持。
突出治理违法违规行为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解读
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行业领域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问题突出,立即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同时对有关高危行业领域违法分包转包行为要严肃查处追责。
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承包商智能化管理体系。严格把控承包商的资质准入、协议签订、作业规范、审核评估等流程,规范企业承包商管理。承包商只有符合资质,才能入厂,从制度上减少无资质施工和层层转包。承包商入厂作业时,系统通过人员实时位置,判定承包商是否在规范区域作业,一旦其误入禁行或危险区,系统即刻告警,提醒相关人员处理,及时纠正承包商的违规行为。
规范源头治理提升用工安全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解读
生产经营单位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危险岗位要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合格的不能上岗,要提高工人安全素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采集、维护用工人员的档案基本资料,包括部门岗位,资质证书、培训记录、考试记录、学习记录等。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在线教育,提供对员工的学习、考试、培训等功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技素质。企业将用工人员纳入安全生产统一管理,对其作业全程实时管控,快速感知异常,及时处理,保障用工人员安全。
真趣工业互联网化工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依托全栈式位置物联网技术、GIS可视化技术、5G等前沿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危化生产的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紧扣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的难点/痛点/堵点,构建危化品企业“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应用生态系统。从安全责任落实、风险隐患排查、用工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帮助危化品企业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安委会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